首页 研究院新闻 热点新闻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央视专题报道我院院长李瑞峰等八十年代新一辈

2019-05-05
38424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争分夺秒,力争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在高校中,学生们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最强音,而各行各业的广大青年也在奋勇争先,争做“新长征路上的突击手”。

5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推出五四青年节特别专辑《青春的印记·八十年代新一辈: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做时代突击手》,对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瑞峰等在内的各行各业八十年代新青年进行报道。在报道中,李瑞峰院长介绍了自己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精神的感召,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追随恩师蔡鹤皋院士,投身自动化、机器人领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留下青春印记的难忘经历。为共同向前辈致敬与学习,团结起来,不负这个伟大时代,现工研院对该篇报道进行转发。



这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77级毕业班合影,对于今年已经71岁的刘志达先生来说,照片中他印象深刻的老师有很多,但其中最特殊的一位,其实并没有给他们班教过课。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刘志达:1981年12月2日照的毕业照,在办公楼前。坐在袁行霈老师旁边的这个,就是杨晦先生。杨晦老师对于“五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经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参加过火烧赵家楼。他是1899年出生的,所以1919年的时候他正好20岁。他曾经当过我们系主任,他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吧。这样鼓励的话,我们至今言犹在耳。

△杨晦

刘志达所在的1977级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入校后大家废寝忘食地做功课、解题目,“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成为当时校园中最流行的标语。当年同学之间年龄的差距、职业的差异,更增添了紧迫感,这张班级合影上的题字“在废墟上展望”正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刘志达:在废墟上展望这是我提的。这不是圆明园吗,圆明园废墟,就是展望祖国兴旺的未来。因为恢复高考,当时首批同学被耽误了十年,我当时29,还有两个同学30,我是班里老三。最小的是高考应届毕业生,可能是19岁或者18这个岁数。李春比我小11岁,所以入学的时候李春就问我,我叫您什么好呀?是叫您叔叔呀,还是叫您大哥啊?咱们都是同学,你叫我老刘就行。(我们班里有)大队书记、县文化馆馆员、当兵的战士、杂志的编辑、煤矿工人,像我,电工,还有高中生、教员、中学老师都有。上课的时候几乎是如饥似渴地上课,其实就是为了抓紧时间投入工作,为国家做点贡献。

1981年3月20日深夜,中国男子排球队进军世界杯,北京大学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声呐喊随后登上了《人民日报》,这也是刘志达青春岁月中的珍贵记忆。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刘志达:《人民日报》第二版,这标题我都记得很清楚。当时的排球赛我们是反败为胜,鼓舞了大家,从(喊)中国队万岁,到中国万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起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然后才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青年学生爱国热情的集中表达,我们需要后发争先,和排球精神完全一样。这个口号之所以很快传遍全国,是因为它喊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喊出了时代的心声。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这是八十年代千千万万青年人的信念。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青年,都在奋勇争先的时代浪潮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歌唱家关牧村一直保留着她在天津第八机床厂当工人时的留影。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歌唱家 关牧村:这就是我干活的车床,这是120床子,还有186,还有皮带床都干过。那铁屑有时候经常还烫着我,烫脚面。我那时候就是先进工作者,后来调到文化系统也是先进工作者,所以每次演出完了以后,我一天都不休息,马上就回车间干活。

在共青团开展的“为重点建设献青春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中,仅1984年全国就有100多万青年、7000多支青年突击队参加竞赛。那时关牧村喜获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二名,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

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当年获奖代表名册的复印件,她像宝贝一样收藏着。

关牧村:这不,关牧村,天津歌舞剧院独唱演员。在这一期的还有郎平,还有工人,还有医生,都是先进,还有售货员、售票员、挡车工,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那是火红80年代,大家都要争做突击队标兵。

《假如你要认识我》这首歌关牧村至今下基层还会唱,经常唤起大家当年的记忆。《假如你要认识我》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谱写,反映了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拼搏进取的精神,在二十世纪80年代可谓家喻户晓,激励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奋发向上。


关牧村:特别有鼓舞。我唱了以后,全国各地方的来信有好几麻袋,主要的内容就是我们想认识你,这青年突击队在哪?特别感人,那时青年突击队就是一个火热的集体,我觉得这首歌是时代的声音!

而对于更多青年人来说,“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不仅仅是振奋人心的口号,更是指引未来人生道路的灯塔。在八十年代关于“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大讨论中,越来越多地青年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 李瑞峰:当时咱们国家提出来“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作为一个年轻人一腔热血,就是我们要去报效祖国,去振兴中华,这是当时年轻人普遍的一种想法。所以在选专业的时候我就填了两个专业,一个是机械制造自动化,一个是电气自动化,所以就是奔着后面“自动化”三个字。我觉得那时候的理想还是非常有浪漫的这种情怀在里头。

中国机器人专家李瑞峰告诉我们,当年投身自动化、机器人领域,正是看到了时代的需要。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国家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数万名有志青年先后投身其中,助力高技术发展,李瑞峰便是其中一员。

这张老照片上的铁家伙就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弧焊机器人,当时一面世,便引起了全国轰动,他的研发者正是李瑞峰的老师“中国工业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

李瑞峰:第一天进入到蔡老师这个实验室,也是对机器人一无所知。感觉很神秘,有一个铁家伙,说这个像一个人手臂一样的东西就叫机器人。

“外国人能做的东西,我们也能做”,就是凭着这样朴素的信念,老一辈科学家通过埋头苦干,开创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从无到有的奇迹,而从1到10到100,更需要80年代新一辈不懈的坚持。

这是李瑞峰参与研制的第一台机器人,当时国外的焊接机器人已经比较成熟,直接购买使用是效率最高的,对于自主研发自己的机器人,合作工厂疑虑不小。

李瑞峰:当时在会上他们就提出异议。说国外有机器人,你们现在自己去做一个机器人,能不能行?能不能在工厂满足我们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产。

要想排除这些质疑的声音就必须尽快让工人们体会到国产机器人的好处。李瑞峰所在的科研团队日夜摸索,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寻求方案。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研发出和当时国外流行的机器人媲美的国产机器人,在探索未知的领域中,留下了青春的印记。

李瑞峰:我们做这个事情一定是国家的需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这个目标定下来以后就必须要坚持,不断努力为之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