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喜讯频传:福建省装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成功获批,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丰泽区科技计划项目再获立项,技术研发合同金额新增数百万元……
这些成绩,只是工研院诸多成绩的一部分。建院3年多来,工研院始终坚持“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创新科技 智造未来”的发展理念,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育、成果转化、服务产业等方面全力以赴,筑牢智造高地,结出累累硕果。
70年砥砺奋进,新时代续写辉煌。站在新时代风起云涌的科技革命浪潮之中,工研院人心生澎湃。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继续深耕智能制造,助推转型升级,为共和国的事业奋斗不已。
初心:
“八百壮士”赴东南
初生牛犊露头角
2016年,那是一个春天。工研院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组建并正式落地,由此成为泉州机器人领域首家建成并运行的研发机构。
2016年1月20日,时任泉州市市长康涛与时任哈工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洪涛共同为工研院揭牌,时任泉州市副市长陈灿辉主持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等参加
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外观
到制造业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在爱国奋斗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引领下,工研院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教授与工研院院长、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瑞峰教授,带领一大批来自哈工大的教授学者搭建起工研院的骨干团队,众多优秀青年学子挑起研究院的建设重担,并与初生的工研院一道飞速成长。
在泉州市委市政府、泉州市工信局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亲切关怀下,短短3年多时间里,工研院团队已由建院时的约50人,迅速扩大到目前的124人。工研院本身也从一家单纯的研究院,发展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服务、人才引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及高端装备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平台。
如今,工研院已获得全国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之一、福建省装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泉州市A类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泉州市人才工作直接联系点、泉州市丰泽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泉州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等资质,并将争取更多平台资质落户泉州、落户福建。
2019年6月,第十七届“6·18”期间,泉州市委书记康涛到工研院展位指导工作,泉州市副市长吕刚等同行
2019年8月,泉州市市长王永礼到工研院调研,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灿辉、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林晋炼、泉州市工信局局长黄国富、泉州市科技局局长李文生等参加调研
筑基:
风云际会聚高朋
腾蛟起凤共人和
众多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工研院自建院伊始,就在团队建设上下足功夫,不断优化引才策略,加强团队技能深造,人才集聚效应逐步提升。
目前,工研院已吸纳了各层次人才124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福建省“百人计划”1人,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B类1人、C类2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第四层次5人、第五层次1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8人、硕士31人,全面覆盖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控制系统及软件开发等各专业,可完全胜任包括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过程、军民融合项目研发等在内的多种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经验丰富。
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全体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不少在外的泉州籍人才都有回报乡里的情怀,为此,工研院在引才过程中,特别注重对有经验的福建籍,尤其是泉州籍优秀人才的吸纳。目前,工研院共有福建籍员工79人,其中,泉州籍达67人。
与此同时,工研院还制定《实习生管理规定》,接受清华大学博士生等56人次来院实践实习,并从中发现和储备一批后备基础性人才。
这些举措,将提升工研院人才引育平台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工研院建设。
工研院院长李瑞峰教授带领全院不断进行技术攻关
工研院技术骨干正在进行科研
奋进:
锐意进取结硕果
敢打敢拼试锋芒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在3年多的时间里,工研院以各类平台为基础,以创新人才为先锋,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拓展项目来源,创新技术研究,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泉州,工研院瞄准纺织、鞋服、卫浴、物流、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助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的开展,为推动智能制造,推进智能装备和“数控一代”产品应用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国,工研院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华为、中兴等大型央企、民企展开合作,在航天、兵器、高铁、5G、核电等高精尖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及应用合作,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2018年9月,工研院获邀参加第二十届9·8投洽会“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
2018年10月,时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陈元邦等到工研院调研自主创新建设情况
截至今年9月,工研院累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或课题约百个,其中,落地纵向、横向项目及课题共62个,包括: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课题1个、泉州市加快机械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机械装备产业重大专项项目1个、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2个、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8个、丰泽区科技计划项目3个等纵向项目,以及横向项目47个。
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并进。在项目拓展的过程中,工研院还有199项知识产权申请并获受理,其中108项知识产权已获得授权,包括: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77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18件。同时,打靶机器人、哨兵机器人、涵洞清淤机器人也在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为福建捧回多项荣誉。
2019年5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工研院系列机器人产品吸引参观者目光
使命:
海滨邹鲁扎深根
砥砺前行续新篇
这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我们现在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
2019年3月,在泉州市工信局副调研员刘小宁的带领下,工研院技术团队赴永春调研当地产业需求
泉州是东南沿海的制造业重镇,各级各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一家旨在推动泉州各产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及应用的研发机构,工研院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始终积极履行服务泉州制造业等各产业的职责,高质、高效完成省、市、区各级各部门交与的重点任务:
承办福建省首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选拔赛,圆满完成为省、市两级举办大赛提供技术支撑、为全国赛培训选手的任务,最终,脱颖而出的6位选手,在决赛中取得福建省选手在全国赛上的最好成绩;
在南安市设立工作站,专人专岗对接当地与工研院的产学研合作事宜;
与泉州3家科研单位,共同倡议发起成立泉州市人才创新共享联盟;
成功承办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班;
……
2017年8月,工研院获福建省首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选拔赛突出贡献奖
2017年9月,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决赛上,福建省选手取得全国赛上的最好成绩
2018年11月,工研院成功承办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班
从白山黑水间走来,植根于海滨邹鲁之中。此时此刻,一批批工研院人正奔波在珠江两岸、驰骋于三秦大地之上、专注于出砖入石之间。这是化茧成蝶的工研院,与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同频共振;是不忘初心的工研院人,与制造业洪钟大吕的齐心共鸣。栉风沐雨,薪火相传。满怀70年中国奇迹,工研院人将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到每日的科研之中,创新不遗余力,奋斗竭尽全力,为智能制造的大道,铺就出新的辉煌。